此道周代已经开发,秦代成为驰道的一段,唐代为“丝绸之路”南线的一段,同时也是驿递大道。唐代长安至陇州道经过地区及驿站设置为:由长安开远门西出,至武功县驿,由武功西行70里至扶风县驿,又西30里至龙尾驿,又西20里至岐山县石猪驿;由岐山县西行50里,经横水驿,至凤翔府治所雍县;由凤翔府西去70里至千阳县(在千水北2里),又西北循千水河谷上行90里至陇州治所千源县(千水北岸)。
北宋以后,陇关道逐渐衰落。明清时期,千陇道变为一般通道,官驿改行长安—邠州—泾州—平凉—萧关线路。
宋熙宁五年(1072),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并分出关中西部的凤翔府和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设立秦凤路。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越陇关,陷秦州、巩州,又由秦州南下河池(今甘肃徽县),迂回夹击散关的吴玠宋军,因而宋代陇关仍有很重要的军事地位。
宋代的军用马匹,多来自熙州和河州,以汉中、四川的茶叶换取熙州河州的马匹,由陇关道运回关中。故北宋仍以陇关道为官驿路,其路线同于唐代。
明代,千陇道降为普通驿路,陇关道曾一度阻塞。
清代,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联系,有“皋兰官路”和“四川官路”。由北京至西安府西去一段称“官马西路”或“皋兰官路”。皋兰官路经由咸阳、礼泉、乾州、永寿、邠州、长武、平凉一线;四川官路经由咸阳、凤翔、宝鸡一线。由咸阳西行,经兴平县50里至武功县邰城驿,又西60里至扶风县凤泉驿,再西60里至岐山县岐州驿,复西50里至凤翔府岐阳驿;凤翔府至千阳、陇关间为一般道路,置驿铺传递文报;由凤翔府西北行70里至千阳县,由千阳县西北行90里至陇州,有州驿;又西110里至陇州长宁驿(今甘肃张家川境内),再西10里,入甘肃省清水县界。
由今宝鸡市至陇州的一条古道名金川陇州道。它经县功、新街越八渡梁、朝天岭到陇县,全程160里,为驮道,是千陇大道东段的辅助线。民国2年(1913),宝鸡县知事方大柱辟宝鸡至县功驮道为车道(1915年5月竣工)。今县功至八渡公路即沿古金川陇州道线路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