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乡镇

第七节 陇州·陇关道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7-26 13:29)
文章正文

   一、线路开辟
   陇关道初称陇坂道,是沿渭水北侧西去,循汧水过陇州,翻越陡峻的陇坂,通往“西陲”的一条谷道。西汉建陇关后,后世习称陇关道。汉武帝通使西域后,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主干驿路之一,至唐代达于极盛。宋、元、明、清时期,主干驿路地位为邠州·萧关道所取代。
   陇坂道的开辟与秦人的活动紧密相联。秦人的祖先最初活动于东方[105],和夏、商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秦人的不少首领,在殷商时为殷王的大臣[106]。而殷商的外服范围,“其西界达渭水之中游”[107]。秦人首领中潏曾率一部分秦人替殷商奴隶主保卫西方的边陲[108]。西周灭殷后,因秦人参与反周叛乱,被周人赶往西陲,约在今甘肃东南部一带。秦人西去,途经陇坂。至周孝王时,由于秦人首领非子善于养马,被召至汧渭之间,负责给周孝王养马,并封为“附庸”,且准许在汧渭之间建筑城邑。这时,陇山东、西侧的秦人,靠陇坂道互相通往联系。
   周宣王三年(前825),秦仲奉周宣王之命伐西戎,六年(前822)死于争战中。之后,秦仲之长子庄公昆弟5人又奉周宣王之命领兵7000与西戎作战,取得胜利,庄公因之被封为“西垂大夫”。周幽王五年(前777)秦襄公即位,将其都城迁于汧邑,节节向东逼近。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幽王被戎、狄围攻,秦襄公曾派兵救助。周幽王死后,秦襄公又曾派兵参加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因护送有功,被封为“诸侯”,并赐“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后经长期与戎、狄争战,先在平阳、后在雍城建都。至秦穆公时,伐西戎得胜,“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09]。秦的统治地域,西达甘肃中部以至更远的地方,陇坂道遂成为雍都通往西戎故地的交通干道。
   陇坂道穿越陇山。陇山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呈南北走向,海拔约2400米。陇山东西两侧气候迥异,陇山以西土地广阔,居住着众多游牧部族,周秦时期即与建都于关中的王朝有密切往来,但所经的陇坂道并未辟为驿路。秦及西汉初期,跄陇山经由“回中道”。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第一次西巡,“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110]。回中宫约在今陇县西北,即由今宁夏固原县经甘肃平凉市、华亭县南下回归咸阳。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出巡北地郡,“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111]。汉之回中道,约为由今陇县西北向,循峡口河谷地而行,经甘肃华亭县达于平凉市,即秦始皇过回中宫的道路。回中道虽可径至北地郡,但去天水郡、陇西郡绕道迂回很多,不如经陇坂西去捷近。因此,陇坂道得以辟为驿干道。
   汉王朝出于安全考虑,于陇坂置大震关,以控制东西交通往来。《通典·陇州淠源县》记:“陇山,一曰陇坻,汉陇关。王莽命右关将王福曰:汧陇之阻,西当戎狄。今(唐)名大震关,在县西。”王莽时设“四关将军”,陇关为其一,是关中西侧的屏蔽。陇关所控制的谷道称陇关道。
   二、历代运用
   汉唐时期,陇关道多用于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也有阶段性的军事行动。
   汉武帝为征伐匈奴,通使西域,在军事行动之后,即设置军事、行政机构和校尉管理屯田,并筑亭障,设驿站。“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把戍守、屯垦、驿道三者结为一体。戍守可保证驿路安全,屯垦可解决驿站供应,总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展疆拓土的成果。西汉京都长安,距西域万里之遥,且路经峻岭、戈壁滩、大沙漠或沼淖草地,“险阻危害,不可胜言”[112],运输极为困难。西域商贩、使者东来长安的引诱物则主要贩运丝绸等体积小、分量轻、价值昂贵的物品。《汉书·西域传》记:“汉使臣尝以财物贿赂西域各国,而西域各国亦贪汉财物,丝绢之类尝居奇以为交易之媒介物。”甚至西域各国的使臣,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兼负采购丝绸的任务。特别是汉朝政府实行驿站免费供应食宿办法,对“商胡贩客”更具有吸引力,故由西域东来的商贩,“日款于塞下”[113]。有些西域商人,冒充贡使奉献,以享受沿途驿站免费供应食宿。汉政府为了博取“万国来朝”的虚名,亦不加过问。汉政府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114]。自此以后,“丝绸之路”上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
   东汉初年,为平隗嚣叛乱,来歙曾由番须口向西开辟一条道路,“径至略阳”(汉略阳县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陇城镇),称“略阳道”。平定隗嚣后,来歙向光武帝建议:“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馑,若招以财谷,则其众可集。”“帝然之。于是大转粮运”,“诏于汧(县)积谷六万斛,驴四百头负驮”[115]。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关道曾是一些高僧传经、取经之路,东汉明帝时,天竺国高僧伽叶摩腾与竺法兰,曾随汉使经陇关道到达中原,在洛阳白马寺译经。三国时,颖川人高僧朱士行,第一个结队经陇关道到西域求经。东晋时,65岁的高僧法显,同行9人,于咸康五年(339)从长安出发,度陇坂,过苑川、南凉到达印度。北魏孝明帝初年,洛阳崇立寺和尚宋云和惠生,也从长安出发,远行万里,到天竺取经,携回经典170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经陇关、兰州去西天取经,返回时亦经由陇关道。
   唐代,陇关道亦为唐与吐蕃王联姻之路。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与吐蕃王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景龙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她们西去时均经行陇关道。
   陇关道的繁盛在唐代达于顶峰,沿途馆驿、逆旅密布,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驿驴客乘,周全地为行人服务。唐代丝绸之路的繁盛,对沿途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无论是全国统一时期或分裂割据时期,沿途的地方政府或独立政权,都从抽税中增加了收入。唐末李茂贞据凤翔自立,财力枯竭,靠陇关道与陇西和西域贸易,缓解了财政危机。陇右地区亦受益非浅。《资治通鉴》记:天宝十二年(753),“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开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宋代的陇关道位于“秦凤路”境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转运使(设)于秦州,提点刑狱设于凤翔府置司”[116]。不久,又以凤翔府作为“秦凤路”首府[117]。陇关道像一条神经中枢,连接着秦州和凤翔府。南宋初年,宋与金兵“富平之战”失败后,金兵越过六盘山攻下顺德军,包围秦州,切断陇关道。
   北宋初年,陇关道为宋与羌人“茶马互市”之路。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韶开辟河湟,上言:“西人(羌人)颇以善马至边,所嗜唯茶,乏茶与市。”于是,北宋政府于熙宁七年(1074)派李杞、范宗闵入蜀,尽榷蜀茶运至陕西边境与西羌博马。元丰年间(1078~1085),于四川成都府和秦凤路设四川、陕西2茶马司,于秦凤、熙河置互市榷场6个。当时川陕等驿路忙于转运茶叶,以换取马匹。番马输宋,宋初每年约5000余匹;天圣中(1023~1032)至3万余匹;建炎二年(1128)约2万余匹;乾道初(1165)减为9000匹。
   元、明、清时期,陕西、甘肃间的大驿路固定在长安、邠州、泾州、平凉一线,陇关道成为一般通道,为陇州、秦州间的捷径。
   三、路线经地与馆驿设置
   汉代的长安·陇关道是由长安雍门西出,过西渭桥,经槐里、邰城、雍县至汧阳,西行50余里进陇坂东口,在山谷中又行50余里至关山上的马鹿镇,再西北行20里至阎家店,阎家店是分岔路口,西北经陇城县、略阳县至天水郡,再西,达陇西郡狄道县;由阎家店西南行,穿越60余里峡谷,经清水、上邽、冀县亦达陇西郡[118]。陇西郡又西,经河西四郡,达于西域。
   唐代长安,从西市出开远门入驿路。《南部新书·己》记载:“平时开远门外立堠,谓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戍人不为万里之行。”而宫使西去,均由长安朱雀街都亭驿出发,西北行经开远门西至临皋驿。由临皋驿西行,经三桥过咸阳桥至咸阳县望贤驿(《长安志》记为陶化驿)。望贤驿又西,中经温泉驿约50里至始平县,郭下置槐里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番,中宗送至于此,因之改名金城县,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又改名兴平。
   由槐里驿西去,20里至马嵬店,置马嵬驿。唐玄宗赐杨贵妃死于此。马嵬驿又西,经望苑驿至武功县。
   由武功县西去,中经杏林古驿[119],70里至扶风县,杏林古驿当为扶风县驿或扶风县境内的一个驿站。又西,30里至龙尾驿。再西,20里至岐山县,置石猪驿。
   岐山西50里,中经横水(驿)至凤翔府治所雍县,府有馆驿。向西微北行,70里至汧阳县,当置驿。由汧阳循、汧水河谷西北行,80里至陇州治所汧源县。陇州置有馆驿。《新唐书·史宪忠传》记:“(迁)陇州刺史,增亭障,徙客馆于(州城)外,戎谍无所伺。”《太平广记》“姚康成条”记:“太原掌书记姚康成奉使之汧陇,会节使交代,入蕃使回,邮馆填咽。”由此可见陇关道为唐中叶以后通吐蕃要道[120]。
   陇州又西约三四十里至安戎关,依山临水,《唐会要·关市》记为大中六年(852)三月陇州防御使薛逵新置关城。《新唐书·地理志》记,陇州汧源县“西有安戎关,在陇山、本大震关,大中六年防御使薛逵徙筑更名”。
   大震关又西50里至小陇山分水岭,有分水驿。《元和郡县志》记:“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又西南行,中经弓川寨至清水县。清水县东南又有安夷关道,经南由县至凤翔、宝鸡,此为北魏以来陇山南端又一交通孔道。
   清水县再西行,经秦州、凉州达于西域。凉州东南行经秦州、陇关至长安的驿路为“丝绸之路”南线。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