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乡镇

通俗西藏史(一百八十六)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9-03 02:39)
文章正文

先做个小广告哈,下周日(5月28号)晚七点,老布有一个讲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听听!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聊了大历八年以前的陇山之战,在这几年里,吐蕃人特别讲究,每年按时按点的来,就怕李豫这倒霉孩子,忘了还有这么一门实在亲戚。

双方在大历八年死磕过一把以后,又开始谈判了。

这已经是代宗朝的第四次和谈了,双方会盟也举行了两次,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吐蕃还是每年都来溜达一圈,不是去陇山,就是去灵州。

大历六年(771年)的时候,唐朝派吴损、崔汉衡出使吐蕃。结果这俩人直接被扣在吐蕃了。

到了大历九年,唐使吴损死于吐蕃,副使崔汉衡被遣返。

七月,蕃使随崔汉衡来到长安,代宗“‘宴吐蕃使于内殿”,至于谈判嘛,跟以前一样,谈了寂寞。

大历十年,吐蕃再次兴兵。

这次又是两路大军配合,不过是换成了剑南、陇山两路。

我们以前讲过剑南的地形,群山耸立,沟谷纵横,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这次吐蕃攻剑南,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资治通鉴》记载:“正月,乙卯,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数万于西山,斩首万级,捕虏数千人。”

相对于剑南受挫,对陇山的攻击倒是颇有斩获。

九月十六日,吐蕃攻临泾(甘肃镇原)。

十七日,又入陇州(陕西陇县),大掠人畜而去,百官皆遣家属出城躲避。

二十一日,凤翔节度使李抱玉破吐蕃于义宁(今甘肃华亭)。

吐蕃转而杀奔泾州,在灵台县以西的百里城,被泾原节度使马璘击退。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谈谈吐蕃战争收益的问题。

唐蕃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究其原因是一种争夺生存空间的博弈。

吐蕃有扩张领土的诉求,唐朝也一样有扩张领土的诉求。

当这两种诉求,指向同一个标的物的时候,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矛盾。

吐蕃的战争收益,首先就是领土的扩大。

这种扩大的节奏,在噶尔家族专权时期爆发过一次,吐蕃把控制区从巴颜喀拉山南部,推进到了湟水河谷南侧,直线距离大约250公里。

第二次就是赤松德赞时期,吐蕃控制区从湟水河谷,扩张到了河西走廊,直线距离大约有300公里。

第一次扩张的控制区,主要是青海腹地的草原牧场,吐蕃以此为前进基地,向唐朝继续发动进攻。

第二次扩张的地区,则以农耕为主,吐蕃可以就地征粮,保证后勤补给的需求。

另外,唐朝时期的陇右地区,也有优良的牧场。否则唐朝也不会在陇右设牧马监豢养军马。

我们之前曾经提过,吐蕃在从长安退出后,屯兵于原、会、成、渭四州。

也就是宁夏的固原、甘肃的会宁、成县、陇西县等地。

吐蕃屯住于此,自然是有原因的。

这些地方,本身就有良好的牧场。

据艾冲老师研究,渭州的北部、会州与原州南部的河谷地带,本就是唐官营牧场的范围。[1]

元载在《原州城议》里面也提到:“今国家西境尽潘原,而吐蕃戍推沙堡,原州居其中,当陇山之口,其西皆监牧故地,草肥水美,平凉在其东,独耕一县,可给军食。”

也就是说,宁夏固原以西是陇右牧马监故地,有水草丰美的牧场,泾河谷地的平凉,适合农耕生产,可以供应军粮。



除了土地以外,另一个战争收益就是人口。

吐蕃在已经稳固控制的地区,例如河西、多康和云南的西洱河等区,要么对当地人口推行了部落制的管理模式,要么就是效仿唐朝设置都督府,划分土地,征赋派差。

这些地方的税赋都成了吐蕃的战争红利。

而对于唐朝的占领区,或者双方反复拉锯的区域,吐蕃则以掠夺人口、财物作为收益方式。

我们从唐史的记载上看,吐蕃发动战争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掠走人口,充实新占领区农业生产的例子

比如: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吐蕃大将尚结息、赞磨、尚息东赞及马重英等十万人至奉天、醴泉,掠居民数万,焚庐舍而去。”

大历八年(773年)秋十月,寇泾、邠等州,郭子仪遣先锋将浑瑊与贼战于宜禄,我师不利,副将史籍等三人死之,村墅居人为驱掠者凡千余人。

大历十年(775年),“虏攻临泾、陇州,次普润,焚掠人畜。”

贞元三年(787年),“八月,戊申,吐蕃帅羌、浑之众寇陇州,连营数十里,京城震恐。……九月,丁巳,吐蕃大掠汧阳、吴山、华亭,老弱者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驱丁壮万馀悉送安化峡西,将分隶羌、浑,乃告之曰:‘听尔东向哭辞乡国。”众大哭,赴崖谷死伤者千馀人。”

这段话我解释一下。

贞元三年八月,尚结赞联合羌、浑之兵,奔袭陇州,蕃军连营数十里,“京师震恐,士庶奔骇”。九月,吐蕃大掠汧阳(陕西千阳县)、吴山(宝鸡西北)、华亭(甘肃华亭),老弱者皆杀之,或断手挖目,弃之而去。然后驱赶万余丁壮至安化峡西(今甘肃清水),准备给羌人和吐谷浑为奴。在安化峡,告之被掠民众:“你们可以望故国,而嚎哭辞别了!”

民众遥望故国伏地大哭,投崖自杀者千余人。

听完以后是不是感觉好惨啊,被俘的唐朝边民充满了绝望。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受益的都是王侯将相,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所以,我们讲战争,但我们不歌颂战争。

战争这种方式是政治手段的最后一招,要等到其他手段就不灵了,才能把战争拿出来用一下。而且发动战争之前,就要想好了怎么结束战争,以及要承受的后果。

别跟某些网友似的,动不动就叫嚣要打这个,打那个。

战争不是打着看的东西,发动一场战争很容易,结束一场战争才难。

套用《司马法》里的一句话,“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贞元四年(788年),“五月,吐蕃寇泾、邠、宁、庆、鄜等州,焚彭原县,边将闭城自固。贼驱人畜三万计,凡二旬而退。”

贞元八年(792年),“四月,吐蕃寇灵州,掠人畜。”

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吐蕃寇盐州、又陷麟州,杀刺史郭锋,毁城隍,大掠居人,驱党项部落而去。”

这些就是我看到的唐史记载,可能不完整,但也足够说明问题了。

我们看这一阶段的唐蕃战争,会发现双方就是为围绕着几个战略节点,在反复争夺。

比如说,关中道的泾州、邠州,朔方道的灵州、盐州、剑南道的维州、茂州。

给人的感觉是,吐蕃多次发动进攻,但城池依旧控制在唐朝手里。唐史也会把击退吐蕃进攻,斩杀多少人员进行记载。

很多人喜欢收集这类数据,作为自己论点的证据。

比如唐蕃交手共计192次,吐蕃获胜为48次,占25%;唐朝获胜为119次,占62%;胜负不详19次、和2次、无胜负4次,共占13%。

并由这些数据得出,唐军获胜频次更高,进而认为唐军占优势。

但实际的战场表现恰恰相反,大幅扩张领土的是胜率较低的吐蕃。

这就说明,数据是会骗人的。

有数据做支撑当然好,总比没有证据,只输出价值观好。

但我们也不能迷信数据,就像我们不能迷信史料记载一样。

任何事情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相似性事件,一样有很大的差别。



就拿大历年间的陇山之战做例子。

吐蕃明明知道泾州不好打,但它依旧每年按时按点的来打。

这是为了什么?

它是为了消耗自己的士兵吗?

当然不是!

它是为了消耗唐朝的战争潜力。

对吐蕃来说,能打下城池当然最好,打不下来,也可以在城池周边抢粮、掠人嘛。

这种方式一边是消耗唐朝,一边补充自己。

这就是吐蕃的战争运作方式——以战养战

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唐蕃战争已经进入了消耗战。

比得就是谁的脂肪更厚。

那么谁的脂肪更厚呢,历史已经把答案给我们看了。

首先垮掉的是吐蕃!

也就是说,吐蕃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但耗不过唐朝。

但同时,唐朝也被吐蕃耗残了。

《资治通鉴》贞元三年的条目里,描述了泾州的状况:

“吐蕃寇华亭及连云堡,皆陷之。甲戌,吐蕃驱二城之民数千人及邠、泾人畜万计而去,置之弹筝峡西。泾州恃连云为斥候,连云既陷,西门不开,门外皆为虏境,樵采路绝。每收获,必陈兵以扞之,多失时,得空穗而已。由是泾州常苦乏食。”

这个地方的“连云堡”,不是天宝年间高仙芝打小勃律的连云堡。

这个“连云堡”位于泾州以西十五公里的地方,吐蕃攻陷此地的战例很有意思,以后会专门拿出来讲讲。

连云堡失陷以后,泾州不敢开西门,砍柴的路都断。

每年秋粮成熟的时候,唐军都得结阵防守,但经常抢不到粮食,因此泾州常常缺粮。

这就是吐蕃每年秋天进攻的一个原因,抢对手的粮,让对手无粮可吃。

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如约而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连续攻打灵州不能得手。吐蕃开始在剑南和陇山两地下手。

“正月,辛亥,西川节度使崔宁奏破吐蕃四节度及突厥、吐谷浑、氐、羌群蛮众二十余万,斩首万余级,生擒首领一千三百五十人,献功阙下。”

九月,吐蕃寇临泾、陇州,大掠人畜而去;又寇泾州,泾原节度使马璘破之于百里城。”

崔宁在川西大败蕃军的战果,是“安史之乱”以来,唐朝争取得的最大胜利。

还是这个崔宁,在大历十年“破吐蕃数万于西山,斩首万级,捕虏数千人。”

相比于陇山唐军被吐蕃压得喘不过气来,剑南唐军却能连续重创蕃军,取得如此战果,实在令人惊讶。

我个人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崔宁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谎报了战果。

关于崔宁的情况,估计了解的人不太多。

我们今天来简单讲讲这个人,看他有没有谎报军情的可能性。



这件事还得从两川分治说起,

贞观元年,李世民分天下为十道,其中就有剑南道。

它的辖区大致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和云南北部一带,因整体在剑门关以南,故名剑南道。

开元十五年,李隆基又把天下分为十五道,剑南道的辖区基本维持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剑南道从北到南,一个设了松、茂、雅、黎、巂、姚、戎、泸八个都督府,密集程度堪称全国之最。而且辖区内都督府的设置,偏向西部和南部,东部、北部很少。

原因不言自明,剑南都督府主要是应对吐蕃和南诏的军事威胁。

天宝十四年,李隆基去四川自驾游,李亨跑到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于是在唐朝国内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虽然李隆基的表现很好,马上就把传国玉玺给儿子送了过去。但在李亨心里,老爸在四川的影响力依旧让他如芒在背。

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长安以后,肃宗立刻就把老爸接回京城“享福”,然后就下令将剑南道分为东、西两川。

从地理上看,东川的辖区位于西川的东北面,控制着入川的要道,再加上东川辖区内的州郡是蜀地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区域。

李亨分立两川,很可能就是为了从道路和经济上钳制西川。

这个手法在政治上很正确,可在军事上是个败笔。

西川作为防御吐蕃的最前线,没钱了。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高适做了剑南西川节度使。

吐蕃的兄弟们听说高适来了,很高兴!

听说你会作诗对吧,来咱们比武!

劈头盖脸呐,把高适好顿削。

《新唐书高适》记载:“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 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广德元年就是吐蕃打进长安那一年,高适出兵侧击吐蕃,缓解关中的压力,结果吐蕃军队反手拿下了松州、维州和云山城,高适不能救。

不过高适兵败也不是没有理由,他在奏疏里说:“以剑南全道之力,再加上山南道的协助,也就是勉强顶住吐蕃进攻。可现在到好,东西川分立,就剩成都、彭、蜀、汉四州之力了。这打败了,也不赖我啊?!”《新唐书·高适传》



广德元年一战,“吐蕃拿下了松、维、保等州及云山新龙城,保宁都督府及辖下的故洪、安戎、柔远、明威、万安等城,也同时沦陷。”

这也就意味着,唐朝在剑南西北长期经营的成果几乎全部丧失,尚在掌握的重镇仅剩茂、翼等州。

快速恶化的局面,让唐朝意识到了两川分立的危害,为了扭转战局,广德二年(764)正月,代宗再次启用严武出镇剑南,合东西两川为一道。[2]

严武至任后,立即集中兵力在剑南西北地区展开大规模反攻。

《旧唐书·崔宁传》载“吐蕃与诸杂羌戎寇陷西山拓、静等州,诏严武收复。武遣盰[gàn]统兵西山……再宿而拔其城。因拓地数百里,下城寨数四。番众相语曰:‘崔旰,神兵也。’”。

“武遣盰[gàn]统兵西山”这句中的“盰”指的是崔盰,也就是日后的崔宁

严武主政之后,确实扭转了剑南的局势,广德二年,他还指挥蜀军,“破吐蕃七万余众,拔当狗城。十月,取盐川城。”

当时在严武幕府中的杜甫杜老爷子,还曾写过一首《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的诗,专门表扬了领导。

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病逝于成都。

他死后,在剑南节度使的人选问题上,朝廷与蜀地将领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分歧,蜀地将领甚至不惜诉诸武力,再次把剑南道推上了风口浪尖。

崔宁(崔盰)本是山南西道的利州刺史,严武爱其才,重金招至摩下。崔宁到剑南后,负责西山防务,率兵收复了静、拓等州,威名大振。严武大加赏赐后,提拔他为西山都知兵马使,成为蜀军西山边兵系统的头牌。

但崔宁穿红,让蜀军另外两个山头,成都府驻兵和川南边兵很不爽。

严武活着,谁也不敢嘚瑟。

他死了,这事儿就起包了。

属于成都府驻兵系统将领,推举名将郭知运的儿子郭英乂为节度使;属于西山边兵系统的崔宁,推举了大将王崇俊

两份奏折都送到长安的时候,代宗已经任命了郭英乂接班。

结果,郭英乂怀恨在心,到任没几天就找了借口把王崇俊杀了。

然后他又召崔宁回成都,崔宁也不傻,借口抵御吐蕃,就是不回去。郭英乂一生气,断了西山边兵的粮饷,还亲自带兵去讨伐崔宁。

可他运气实在太差,途中天降大雪,马匹多数冻死。崔宁反戈一击,郭英乂大败。

郭英乂断粮饷的举动,引起了边兵的普遍愤慨。

崔宁见军心可用,便带兵逼近成都,再败郭英乂。

郭英乂单骑逃走,被普州刺史韩澄所杀,脑袋送给了崔宁。

但川南边兵系统的将领是支持郭英乂,他们集合邓、剑、沪等州的兵马发起讨伐,于是“蜀中大乱”。



闹成这个样子,朝廷必须得出来收拾残局了。于是又把剑南道分成了东西两川。

大历元年(766年)二月,唐代宗任命宰相杜鸿渐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命张献诚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但杜鸿渐入蜀后,手里没多少兵,根本辖制不了崔宁。张献诚征讨崔宁也遭到惨败,节度使的旌节都被崔宁抢走了。

大历二年(767)六月,杜鸿渐奉旨还朝,崔宁毕竟也不是真的想造反,他也向朝廷表示的忠顺,“献金银器五十床,锦罗十五床,麝香脐五石”。

次年,崔宁又亲自入朝,代宗特意改他的名字为“宁”,取安宁蜀中之意。随后,崔宁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背景讲完了,我们来看看崔宁的表现。

大历三年,也就是崔宁做西川节度使的当年,“西川破吐蕃万余众。”

“大历十年,崔宁奏破吐蕃数万于西山,斩首万级,捕虏数千人。”

“大历十一年,崔宁奏破吐蕃四节度及突厥、吐谷浑、氐、羌群蛮众二十余万,斩首万余级,生擒首领一千三百五十人,献功阙下。”

“大历十二年四月,吐蕃寇黎、雅州。西川节度使崔宁击破之。”

“十月,崔宁奏大破吐蕃于望汉城。”

“十二月,崔宁奏破吐蕃十馀万众,斩首八千馀级。”

崔宁很能打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也不会有“崔旰,神兵也”的评价。但是不是能打到,动辄砍上万的脑袋,这是有疑问的。

对比一下同时期的陇山战场,坐拥安西、北庭、朔方强兵的唐军,面对吐蕃进攻,都没打出歼灭上万的战绩,崔宁的战报会不会有点水分?!

咱不是说四川人不能打仗啊。

川军抗日是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因此有了“川人从未负国,国人决不负川”

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救援队都打着这句话的横幅,真是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川不亡,国不灭”,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句话力量。

但崔宁是在川西群山中打仗,部队很难展开,取得如此战绩,确实令人瞠目。

再加上,两川分治的大背景、战绩都来自于崔宁的奏报,而且没有攻城略地的记载,确实让人疑窦丛生。

但这些只是从背景来推测,没有具体的证据,我们还是得以史料记载为准。

至少我们知道,吐蕃在打陇山的同时,也在打剑南。

相比之下,剑南可能比陇山要困难,没取得什么进展,反倒是损失了不少。

好啦,这期的内容已经够多的了。

大历年间后面几年的内容,咱们下期接着讲。

参考书目:

[1]、《吐蕃王朝历史军事地理研究》_朱悦梅;

[2]、《唐代剑南道研究》_陈乐保;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