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类别:文化遗产
所在省区:河南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全景素描]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千米处。这里东有香山,西有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厥,故古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厥”而始称“龙门”。龙门山河壮丽,风景宜人,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的评语。
龙门石窟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一千米的两山崖壁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断。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十万余尊。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时代窟龛共约占10%。
龙门石窟是佛教的石刻艺术,但却突破了宗教“仪轨”的束缚,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风貌。古代的匠师们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造了形态各异、大小不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同时还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龙门石窟堪称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重庆大足石刻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共同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
[奇境珍藏]
龙门石窟群开凿于北魏至唐代,其中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普泰洞、魏字洞、石窟寺等;北齐时期的有药方洞;隋代的有梁佩仁造像龛;唐代的有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龙华寺、极南洞、看经寺等。
重点推荐:古阳洞、宾阳洞、潜溪寺
古阳洞
古阳洞又名老君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窟,也是北魏皇室贵族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着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正壁雕刻着一佛、二菩萨。佛座下的高台上有北魏正始、永平、建昌年间所凿的造像龛。南北两壁凿有三列佛龛,佛龛拱顶和佛像雕工精巧华丽,纹饰丰富多彩,人像姿态虔诚逼真。
洞内还雕有龙门石窟中最完整的佛传故事画面,如乘象投胎、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立为太子、遣散仆马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魏碑法帖中,古阳洞独占19品,其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堪称魏碑精品,也是中国书法的珍品。清代康有为在对龙门二十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认为它有十美:“魄力雄强、气势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宾阳洞
宾阳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开凿的洞窟之一。其中宾阳中洞开凿时间最长,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其景象的壮观是龙门石窟之冠。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端坐中央,高鼻大眼、体态端祥;迦叶、阿难二弟子和文殊、普贤二菩萨侍立左右。佛和菩萨的衣锦纹理精密,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变为褒衣博带式是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在石刻艺术上的反映。洞顶雕有莲花宝盖,周围雕着飘逸脱俗的伎乐天人和供养天人,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是两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可惜后来流失国外。
潜溪寺
潜溪寺又名斋祓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洞,为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开凿,其洞宽约10米,深约7米,高9余米,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洞内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主佛阿弥陀佛高约7.4米,趺坐须弥台上,面相丰满,神态慈祥,衣纹斜垂座前,右手抬起,姿态静穆慈祥。主佛两侧刻阿难、迦叶二弟子和二菩萨、 二天王。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威武有力、身着甲胄,足踏鬼怪,表现了唐代武将的神情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