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虽然是一个小县,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拂去厚厚的尘土,我们惊讶万分,历代都有文豪墨客莅临千阳,或者写下与千阳有关的作品。
唐朝时,大诗人韦庄先后两次从长安来千阳,写了《千阳阁》《题千阳县马跑泉李学士别业》两首诗歌。北宋时,著名诗人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到过千阳,留下了千阳猪肉至美的故事。明朝时,大文人李东阳写了《司农笏》一诗,歌颂千阳英雄人物段秀实。清朝时,文坛巨子王士祯从北京去吴山,经过千阳,登上千阳阁,写了诗歌《千阳县》。
有人可能会问,元朝有没有大作家来过千阳?有,这个人叫姚燧。许多人对他比较陌生。实际上,他是倍儿棒,不仅是官二代,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
姚燧(1238--1313),号牧庵,洛阳人。他生活于蒙古汗国和元朝初年。三岁时,成了孤儿,由伯父姚枢抚养教育长大。姚枢是金末元初政治家、理学家,曾经前往漠北觐见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在其身边数年,担任燕京(今北京)行台郎中,协助管理蒙古汗国汉地政务。1250年,他被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召至漠北,陈述儒家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建立元朝当了皇帝后,姚枢参与朝政,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相当于宰相)。姚枢病逝后,被追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鲁国公,谥号“文献”。
在伯父的教育下,姚燧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十八岁时,他在长安正式拜著名理学家许衡为老师。33岁时,到大都(今北京)跟随许衡在国子学继续学习。至元十二年(1275),三十七岁的姚燧被任命为秦王府(位置在今西安市东)文学(主管教育文化),走上了仕途。至元十七年(1280),担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年(1283),又转任山南湖北道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三年(1286)后,担任过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江东廉访使和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大德十一年(1307)冬,姚燧任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至大四年(1311),写完《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姚燧退休,回到河南老家。皇庆二年(1313),姚燧去世,享年76岁,朝廷为其谥号“文”。
姚燧一生当官,游历了很多地方,其中在陕西学习、生活、工作长达20多年。他在工作之余,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曲、散文。抒写个人情怀的散曲,文辞清新、开阔;抒写爱情的散曲,文辞浅显流畅,风格雅致缠绵。《寄征衣》为其散曲的代表作:“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只有四句,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军人妻子寄衣服的矛盾心理。
他以文章著名,著有《牧庵文集》五十卷,清朝人编辑《牧庵集》三十卷。《元史》称其文章“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豪迈而不放纵,刚健而不严厉,声调宏大响亮,有西汉文风,宋末之弊习为之一变)”。清朝人黄宗羲说他的文章可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金朝的元好问相提并论。他还写了很多碑文和序文。不少碑文形象生动,具有传记文学的特色,序文记事变化多姿,文笔流畅,洒脱优美。
姚燧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后,名震大都,当时的文人墨客将他奉为文坛盟主。很多人以能得到他的文章诗歌为荣,以得不到为耻辱。当时,被元朝封为沈阳王的高丽(今朝鲜)忠宣王父子,与元朝皇帝结为姻亲,向许多大臣行贿。二人附庸风雅,也向姚燧讨要诗文。姚燧鄙视他们,没有答应。最终,皇帝降旨,姚燧只好勉强作文,应付了事。沈阳王父子十分高兴,当即赠送钱财、绸缎、器皿、名画五十多筐。姚燧十分不屑,将东西全部给了下属,只将金银器皿留作翰林院使用,自己丝毫不要。
姚燧到千阳,也是受邀来写文章的。
金朝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著名道士丘处机从陇州龙门山出发,去秦岭终南山重阳宫主持道教事务,途经千阳,见千河两岸大石门之处石壁削立,风景奇特,便申请土地数亩,修建全真堂(地址为今城关镇新民村一组和城关粮站,即宫嘴所在地),留弟子蒲察道渊主持事务。明昌二年(1191年),于善庆(后改名于志道)奉丘处机之命,来到千阳,与蒲察道渊在全真堂共同传道。后来,于善庆隐居在吴山东南峰,两人往来甚密。
明昌六年(1195年),由于金朝禁止道教全真道派,中原各地不少人纷纷来到千阳,投在蒲察道渊门下。承安三年(1198年),千阳县民间集资,向礼部申买观额,扩建规模,将全真堂改名为玉清万寿观(以下简称玉清观),供于、蒲二人修行。金朝末年,玉清观被战火焚毁。蒙古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年),于善庆在终南山住持重阳宫时,主管陕右道教事务,派遣重阳宫讲师冯道真(号圆明)、道士高道宽(后来住持重阳宫)及魏道阳等人,赴千阳重建玉清观,并将其升格为玉清万寿宫(以下简称玉清宫)。在陇州元帅姬德通的扶持下,经过23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完成了玉清宫的重建工作。
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主管道教事务的地方官员)兼管重阳宫道教事务的李道谦,邀请时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文学家姚燧为玉清宫撰写碑文,以记述其盛事。李道谦是于善庆在重阳宫时的得意门生,一直想为老师于善庆曾经修行和倡导修建的玉清宫立一块碑子。姚燧欣然同意,从汉中来到千阳。他游览了新建成的玉清宫,欣赏了大石门、小石门的美丽景色,写成了1680字的《重修玉清万寿宫记》。
其中“岸石门而宇者,即通微(蒲察道渊的道号)、洞真(于善庆的道号)两真人为道之故庐也。初,长春(丘处机的道号)爱其地,筑全真堂,后为玉清观,今改名为宫”,写了玉清宫的位置,来历,名称变更。碑文记述了玉清宫建成后的基本概貌是:“题节山层,丹艧(音huò,船的意思)翚(音huī,飞翔的意思)飞,林林百楹,如峙如立”。意思是,玉清宫梯阶三层,100多间高大的红色庙宇,非常宏伟、壮观。碑文还记述了玉清宫周围的地理环境、修建的过程、道教的教化作用、深远意义和修建者的辛苦。文字简洁优美,错落有致,不愧为大师之作。
这块石碑高2.8米,宽1.21米,厚0.27米,碑首碑身为一体,矗立在玉清宫外(今城关镇新民村一组一户群众大院门前)。碑头为圆形,四螭(音chī,无角的龙)盘踞,碑额刻着“重修玉清万寿宫记”8个篆体大字,正面楷书雕刻着姚燧撰写的碑文。碑文字迹基本清晰可辨,但落款的时间已不完整,只有“上春初吉本宫提点魏道元立石”。年份看不清了,月份日期是正月初一。石碑两侧有明代嘉靖年间刻写的文字。石碑的后面无字。姚燧当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只有3年多的时间,第一年不可能立石,立石的时间可能是1281、1282、1283中的一年。
据明代嘉靖《陕西通志》记载,玉清宫应该在1542年前,已由大石门迁移至小石门,迁移的原因可能是天长日久,庙宇破败倒塌,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民间将小石门的玉清宫叫作新宫。1942年,新宫改建为千阳中学。如果从全真堂开始算起,到1942年新宫改建为千阳中学,玉清宫在千阳存在了756年,其中在大石门300多年,在小石门300多年。
现在,玉清宫和河南省辉县市的姚燧墓早已没有了踪迹。1204年,在全真堂、玉清观主持道教事务长达18年的蒲察道渊羽化(道教对去世的叫法),于善庆和蒲察道渊的弟子将其埋葬于天池沟(今东河沟),更是鲜有人知了。但姚燧为玉清宫撰写的碑子在千阳这块宝地上挺立了730多年,还在向人们讲述着玉清宫的故事,与玉清宫有关的宫嘴、什方街、观底下三个地名还在使用。偶尔还可以听到千阳独有的一句骂人的话:(脸)鼓的像丘道士(丘处机)一样。可见,玉清宫和道教对千阳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姚燧等古代文学大师来千阳,撰写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留下的历史遗迹,是千阳宝贵的财富和骄傲,必须倍加爱护,妥善保存,不可让其受到大的损失。要引导年轻的一代,不妨去读读、看看这些作品和遗迹,多宣传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千阳,热爱千阳,发动更多的力量建设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