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乡镇

下凉泉村:万众一心 黄土生金

(来源:网站编辑 2023-12-09 17:08)
文章正文

陕西省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156户移民搬迁群众住进了楼房里,大家都说以前吃的是“望天饭”,现在有了农业产业规划,大家都端上了“金饭碗”。

夏日,走进陕西省陇县东风镇下凉泉村,能够看见一派忙碌而富有生机的景象,一车车新麦正在运往村里的面粉厂,合作社里的农机具隆隆作响,犁完地后准备播撒秋粮,村民们在玉米地里除草,眼看又是一年好收成。156户移民搬迁群众住进了楼房里,大家都说以前吃的是“望天饭”,现在有了农业产业规划,大家都端上了“金饭碗”。

合作社的农用机械正在收割麦子。

聚势前行  黄土地生出金豆豆

2012年是下凉泉村产业发展的起点,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葛建军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要让群众富起来,除了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就要在土地上做好文章,把个人种植的传统农业改为集约化经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不断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为了蹚出这条路,葛建军咬牙拿出多年积蓄30万元,带头将钱投进了合作社的建设中,并多次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家中宣传政策,鼓励大家投资入股、技术入股。同时,向群众作出承诺,只要大家同意流转土地,就能保证流转的土地有租金、社内务工有薪金、资金入股有例金。

下凉泉村党务、村务公开栏。

“看着葛支书自己都将钱投了进去,我就将自己打工赚来的5万元拿了出来入股到合作社里面,我给葛支书说我相信他能带着我们致富,亏了我也认了……”下凉泉村一组村民张艳芳说。

就这样,在葛建军的带动下,先后有5位村民共拿出55万元,并动员自己的亲戚邻居流转土地50亩。2012年5月,下凉泉村众鑫粮食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通过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和精饲草,一年下来盈利就达到了14万元,村民们拿着分红乐得合不拢嘴,流转的土地也从50亩扩到200亩。慢慢地,村里流传出了一句话,众鑫众鑫,万众一心,黄土也能生金。

顺势而上  多元化拓宽致富路

“2016年9月,我们村在电商平台上举办了5斤红薯9.9元的秒杀活动,不到30分钟,12吨红薯销售一空,那天晚上我们20多人分拣红薯、打包、装车,虽然很累,但我们心里暖呼呼的……”现已脱贫致富的葛兴坤说道。

2016年,下凉泉村的众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聚焦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这一目标,成立了粮食种植协会并组建党支部,按照“党支部+互联网+基地+农户”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了红薯、粮改饲、电商扶贫三大基地,以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物质奖励为措施,通过小麦托管、土地入股、生产服务等六类运营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下凉泉村电商培训现场。

几年来,该协会党支部累计带动38户贫困群众参与红薯生产,每户年均增收1.2万元,流转土地的42户群众年均分红4000元,为30余户群众搭建起电商营销平台,帮助周边5个村50家农户销售农产品,助力“陇货出山”。该协会的“村社联建育产业、发挥优势促脱贫”典型案例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2020年全国社会组织扶贫典型案例50佳。

借势赋能  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在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产品多元化销售方面,下凉泉村走在了前面,不仅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村“两委”的干部们干劲十足。

2017年,村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之后,原本以为可以复制众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全村种养殖规模,以多元化模式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但因缺乏技术、资金和人才,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村党支部书记葛建军多次带领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最终确定以村企联营的运行模式,建立以畜牧园区、设施农业园区、农特产物流园区、农业观光园区和移民搬迁社区工厂为主体的田园综合体,统筹全村集体用地、撂荒地以及流转土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吸引外商来村投资,搞活生态种养殖、粮食精加工等产业。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合作,建立了农作物区域试验站。

看着下凉泉村发展势头强劲,原本一心在外谋求发展的年轻人也陆陆续续回到了村子,拥有研究生学历的王平就是一个典型代表。2019年,32岁的王平毅然辞掉原本收入颇丰的工作,回村办起了蜜之源中峰养殖合作社。由于下凉泉村生态环境好,蜂蜜产量大且质量较好,产品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电商平台日销量达到了200多单。今年3月份,作为致富带头人的他,也被群众寄予厚望,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

金穗面粉厂生产车间。

现如今,下凉泉村社区工厂金穗面粉厂正式投产运用,供应周边60多家销售点;万只奶山羊羊场日产奶量居全县首位;试验站里培育的小麦良种已供应全县多个村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20万元,群众收入与2012年相比翻了一番。

“下一步,我们还将深化小麦种植托管项目,在外务工和老弱群众的土地由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按亩数比例他们随时可以到村里的面粉厂提面粉,做大做强群众的‘粮食银行’……”葛建军充满信心地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