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陇县东风镇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突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三个引领”强堡垒、三个帮扶赋动能、三个增收共致富、探索“四个三”工作机制,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
坚持“三个引领”,强基固本筑堡垒。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建设,大力选拔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周例会、月检查、季督查机制和积分制管理办法,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管理考核,督促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落实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方面职责。
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建立“三联三挂”机制,加强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积极挖掘培育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山羊卫士”李博、“十大青年突击手”景九成等专家人才引领作用,建立乡土人才库,储备致富带头人、青年农民、返乡大学生等“土专家”“田秀才”66人。
三是深化法治引领。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把乡村振兴与法治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乡村融合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做实“三个帮扶”,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深化驻村帮扶。制定完善驻村干部积分制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周考勤、月汇总、季考核机制,坚持月例会汇报机制,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勤制度,督促落实五天四夜驻村要求,督促17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30名驻村工作队员,457名帮扶联系人落实帮扶责任。
二是加大政策帮扶。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人社、民政等行业部门,积极宣传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并及时对接协调,将各类措施落地落实。2022年以来,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3.2万元,引进帮扶资金65万元,帮扶消费产品13.24万元,捐赠化肥、农药等物资万余吨,提升改造村级文化广场850㎡,村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三是优化志智帮扶。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和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任务,通过“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镇村党员干部培训,激发党员群众发展积极性、主动性,丰富群众增收技能。
立足“三个增收”,带动群众致富。
一是促进产业增收。聚焦打造“十万只奶山羊镇”这一目标,全产业链发展奶山羊产业,建成和氏万只羊场养殖规模和单体水平国际领先、为全国休闲观光牧场,被评为全国奶山羊“一村一品”示范镇。建成陕果集团、盛源果品万亩有机苹果基地,“炎帝”牌苹果多次摘取国际大奖。大力发展苹果、辣椒、红薯、花椒等特色产业的同时,支持巴旦木、肉牛、虾稻大米、麒麟西瓜等新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务工就业等途径增加群众收入。
二是提高就业增收。推行劳务输出“点对点”和人岗匹配“面对面”服务模式,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开展引导性就业、技术技能等“线上+线下”培训,突出解决三类人群就业问题。统筹开发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劳动保障、卫生整治等公益性岗位,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大力开发企业工作岗位,切实把更多劳动力吸纳到产业链上,实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就业一批。重点解决三类人群就业问题,大力开发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劳动保障、卫生整治等公益性岗位162个。
三是扩大资源增收。大力推广村级合作社“五统一”(统旋、统耕、统种、统管、统收)的粮食种植新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经营优势,下凉泉村注重做活做优粮食、畜牧、青贮饲料三篇文章,建成良种科技培育区、优质粮食推广区、万只奶山羊养殖区和饲草种植区。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消薄清零”行动,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扶持培育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打造下凉泉百万收入示范村,推动普乐塬村、西沟村收入突破50万元,全面消除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
优化“三个建设”,走实乡村发展路。
一是做强基础设施建设。紧盯污水处理、垃圾转运、卫生厕所等重点领域,完成杜阳村、西沟村等7个村标准化公共厕所建设,兴中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05户,娘娘庙等3个村改厕正在验收阶段。完成尧场、焦家坡、娘娘庙道路提升完善工程,杜阳村、上凉泉村、西沟村排水渠砌石建设项目,镇区集中安置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东风镇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打造“数字乡村”示范点,杜阳、西沟村安装数字监控系统和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既方便群众办事,又保障村域安全。
二是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建设产业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的“四美”红旗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落实“八清一改”总要求,实施“3646”总策略,完善管理机制,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将整治重心由村延伸到组,压茬推进,着力打造高颜值环境、让群众享受高品质生活,国道344过境线、千陇南线、东八路沿线累计栽植苗木7.9万余株,2022年下凉泉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是涵养乡风文明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土地复垦工作,创新特色模式,开展乡贤座谈会、家训诵读会等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培训文明乡风。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文化比武”等主题活动,建成《老韩说事》和《儿童成长加油站》两个品牌项目。发挥红色基地的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爱国爱家、孝老爱亲、重义守信、节俭持家,营造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