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乡镇

河北镇发扬新时代“红色邮路”精神,经受住了汛情大考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09 05:45)
文章正文

发布于:北京市

原标题:河北镇发扬新时代“红色邮路”精神,经受住了汛情大考

上世纪六十年代,革命先辈任成水同志每天翻山越岭几十里路徒步送邮送报,留下“红色邮路”的一段佳话;遭遇此轮特大暴雨后,河北镇机关干部在抢险救灾、恢复重建中,传承并发扬了“红色邮路”精神。

01 机关干部率先践行“红色邮路”精神

7月30日晚,河北镇政府门口积水已深过1米,车辆无法通行,40名机关干部被困院内。31日上午9点至10点,大石河水位暴涨。洪水越过234国道兴阳线,涌入河北镇政府,办公用房严重受损,断水、断电、断网,与各村、社区均失去了联系,进入各自为战,转移受困群众,抢救物资阶段。

洪水退后,河北镇党委迅速决策,机关干部成立突击队,兵分两路,书记、镇长分别带队,发扬“红色邮路”精神,沿着紧挨河道、路基冲刷损毁严重的兴阳线,一左一右,步行前往大石河上游的河北——辛庄检查站方向和下游的李各庄——檀木港方向,查看灾情、探明路况,努力尝试与各村取得联系。一路上满目疮痍,沿河两岸惨不忍睹,昔日波光粼粼的河道变得恐怖陌生,闲境优美的公园面目全非,冲毁的房屋已看不出地基,倒塌的信号塔、电线杆,蹿上墙的汽车、随河翻滚的树木……目光所及无不彰显洪水的威力。两路突击队在辛庄检查站会合后,经研判,又于当晚9点冒雨转至河北镇集中安置点(房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8月1日清晨,考虑到有应急电源,河北镇防汛救灾临时指挥部设在河北中心卫生院,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玉祥坐镇指挥,班子迅速统一思想、部署任务。部分机关干部留守安置点,负责安置群众生活保障,高峰时段安置群众达460人。其他工作组按指挥部分工,分别负责对外联络、抢修道路、筹备物资、统计灾情等,大家各自忙碌起来。

02 全体跟进发扬“红色邮路”精神

灾后首要任务,就是打通交通生命线,尽快与其余村、社区取得联系,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争取宝贵时间。由于车辆被淹,道路受阻,开展工作全靠步行。140年以来最大降水导致的暴雨山洪,正是对河北镇全体机关干部“铁脚板”的检验。在“红色邮路”精神旗帜下,经指挥部研究,重新整合力量,派出两批“信鸽”,分别成立4个通路工作组和18个包村工作组。一批探路、一批驻村,用脚步丈量灾后千疮百孔的河北镇,抚慰劫后群众受伤的心灵。

20名机关干部自告奋勇,通路“信鸽”迅速集结。大家都很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探明路况、取得联系、清淤清障、保障通行。各组紧急调用铲车、钩机等救援车辆,顾不上腿脚上的伤口和汗湿的衣衫,一步一脚泥地带领清障车辆,沿着4条连接镇内外的主干道前进。他们深知,付出的是辛苦,带来的是希望。8月1日下午,用时6个小时抢通了第一段抢险救灾的生命线——108国道辛庄检查站至房东路石花洞大桥段,与房山区公路分局抢险队会合。后又陆续打通108国道门头沟方向、房山矿西区红旗煤矿路、鸟语林——石花洞山区联络线。至8月2日下午,全镇所有村、社区主干道全部疏通。

03 青年干部创新“红色邮路”精神

三福村包村干部左晴,入职河北镇工作不足三个月。7月29日接到防汛任务开始驻村,瘦小的她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全面认识河北镇,从未想过140年难遇的灾难会离河北镇人民如此之近。作为18个包村“信鸽”工作组的一员,她与另一同事成为连接河北镇与三福村的桥梁。一人早出晚归,到指挥部参加早8晚5例会,把镇里的消息送下去,把村里的情况摸上来;一人长期留守,对接物资接收发放等工作。“信鸽”小组第一次汇报会,她听到了所有村的受灾情况,数字在此刻不仅是符号,更代表着河北镇人民的苦难与伤痛。“三福村过水房屋291间,倒塌房屋18间,全村电力受损,4处水井受损,预估农作物受灾190亩”这些数据她脱口而出。8月7日,三福村通电了;8月9日,备用水井作业成功,全村供水得到了保障。她的急急奔走,为顺利完成“四通一保”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村里的道路渐渐没有了淤泥的痕迹,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夜晚走在村里能听到村民与亲人视频聊天的声音。

她的工作手记里写着:“以前,我只听说过三福村大石河沿岸,是出名的露营地,还有评分很高的民宿。我未曾深刻感受三福村的美丽,却见证了它最深的伤痛。风雨过后,我们将全力以赴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努力重现美好家园!”所有包村“信鸽”工作组成员跟她一样,在灾难之中勇于担当,深刻践行了“红色邮路”精神,传承并发扬着河北镇的红色血脉。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汗水和功绩!

04 突发汛情考验“红色邮路”精神

7月30日晚,已连续在东庄子村奋战两天的包村干部段鑫带领河北镇安监科的同事,同村“两委”干部一道在村内巡查险情。大雨已下了一天。作为河北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之一,东庄子村大部分村民沿河而居。河边的口袋公园、健身广场,既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又是人们心中阻挡河水的安全“堤坝”。晚上20点,段鑫等人发现大石河水位上涨,急忙转移28名群众。同时当机立断,联系铲车、编织袋,就近取材协调20吨沙子,同安监科的同事、河北镇消防救援站和村干部一起灌装沙袋,堵住存在洪水倒灌隐患的路口、胡同口。忙到23点半,刚回到村委会准备吃碗泡面,段鑫就接到了区应急局的电话通知:万佛堂村房东路壳牌加油站危险,洪水已逼近储罐区!一旦洪水灌入,后果不敢想象!段鑫又立即带领安监科动身前往加油站,同时报告消防救援站。车到房山矿社区桥头已无法通行,他们用手持探测杆探路,踩着河滩砂石淤泥到达加油站,与区应急局队伍会合。段鑫首先联系附近的城建北方建筑垃圾消纳站,协调铲车运送两车砂石料、50袋沙袋,暂时确保储罐区安全;凌晨2点,两辆油罐车在10名作业人员操作下,先后开始清油;4点,15吨燃油抽尽,他又提前联系水罐车准备注水;终于到6点,4车水注满储罐区,彻底消除了油气爆燃隐患,段鑫终于松了口气。不知不觉中,他已在泥水里站了10个小时。这忙碌紧张的一夜,保障了加油站和附近居民的安全。作为包村“信鸽”,又肩负安全生产重任,段鑫用泡到肿胀的双脚,彰显了机关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这惊心动魄的10个小时,段鑫在抗击洪灾、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生动地诠释了“红色邮路”精神内涵: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攻坚克难、服务人民。

05 重建中诠释新时代“红色邮路”精神

截至8月9日,河北镇各村、社区全部恢复“四通”,群众基本生活得到稳定保障,现正全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红色邮路”精神指引下,在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河北镇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一年恢复、三年提升、长远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本期编辑:李惠旸 王晓菊

信息来源:房山区委宣传部

内容审核:巴金鹏 武霞 马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