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乡镇

助力灾后重建 彰显人大作为 ——记者实地探访京津冀和东北等地侧记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1-24 04:52)
文章正文

2023年7月底8月初,受强降雨侵袭,京津冀和东北等地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近日,《中国人大》记者兵分多路实地探访,深入北京门头沟和房山、河北涿州、黑龙江尚志四地,开展“送刊进家站 记者走基层”主题活动。通过深入采访并向基层人大捐赠杂志,报道各地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助力灾后重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积极作为,充分宣传新时代地方人大新风貌,展现代表履职风采,从人大视角与关切为灾后重建工作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带领村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动百姓积极参与基层共治共享、和员工并肩苦干实干全力推动发展……一路上,记者看到、听到了灾后重建中各级人大代表很多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的真实感人故事。在代表家站、企业一线、百姓家中,干部群众纷纷向记者表达: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殷切嘱托,让大家深感温暖、倍受鼓舞。大家表示,将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2024年,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将聚焦“四个着力”服务大局,为奋力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图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的美丽风景。(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供图)


北京门头沟:发扬意志品格,打好发展攻坚战

从门头沟城区沿着永定河一路向西,穿过妙峰山镇集镇,炭厂村就在这条路的深处,被四周高山包围着。

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中,门头沟的不少村庄都受到不小冲击,炭厂村就是其中之一。暴雨一度让美丽的炭厂村满目疮痍,全国人大代表、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带领村“两委”和包村干部积极妥善应对,及时转移村民,凝聚全村力量加速灾后恢复重建,筑起了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的坚强堡垒,让党旗在风雨中高高飘扬。

邢卫兵介绍,景区经营、民宿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都在迅速恢复中,炭厂村的恢复重建之路走得又稳又好。

他向记者娓娓道来炭厂村的生态富民故事:从烧炭业向大农业、向林果业,最终向生态旅游业转型,让村民端上绿色“金饭碗”;别上扩音器,村支书当起景区“导游”向游客推介神泉峡景区;发展精品民宿,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小镇等。

冬日的炭厂村虽然绿意褪去,生机却不减丝毫。邢卫兵热情地发出邀约:“再过几天,欢迎来看神泉峡的冰瀑,感受冬天独特的山水风光!”

“妙峰山镇是北京防汛抗洪的重点区域之一。目前正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区人大代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党委书记王垚介绍了基础设施恢复建设情况,并强调了文旅产业恢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文旅产业是妙峰山镇的主导产业,也是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妙峰山镇正在推进协作新模式,镇党委打破地域和要素配置,成立苇甸沟域党委、妙峰山沟域党委和古道片区党委,以沟域党委推动组织、资源、人才要素集聚整合,推动沟域内各村实现“组团式”发展,从而实现全镇产业互补联动、整体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妙峰金名片”。

受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斋堂镇沿河口村因地势低洼,整体受损严重。根据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沿河口村将整体搬迁,新址和老村相隔近百米,更加安全宜居。

区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副主任、区派驻村工作队斋堂组领队李志东说,自从工作队2023年9月4日入村报到后,队伍就配合镇、村干部们一起开展灾后重建、入户宣传等工作。沿河口村民们表示:“我们去异地安置项目现场看过,进展很顺利,期待能早日搬入新家!”

修缮重建房屋、维修取暖设备、发展富民产业……经历了洪水考验的门头沟不仅农村一片欣欣向荣,街道也到处洋溢着生活气息。

在门头沟群山里一道狭长的山谷中,“藏”着北京最大的街道——80.9平方公里的大台街道。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台街道党工委书记冯涛告诉记者,大台街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街道,这里曾因煤矿而兴,辖域为山地组成,曾是京西矿区的煤矿生产区。

此次暴雨洪水灾害给大台街道造成巨大损失,但万幸的是,在山洪发生前,冯涛和街道干部毫不迟疑及时扩大了群众避险转移范围,把河道两侧767名居民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点。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亲如一家……如今,热腾腾的生活恢复正常,居民们反映路灯更换、物业管理等问题,冯涛都用心帮助解决,为百姓付出一颗真心的冯涛让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和大台街道不一样,城子街道地处城区,由于许多社区靠近山体和紧邻河道,因此受到洪水冲击比较严重。城子街道蓝龙家园社区居民告诉记者,强降雨之后,多亏了区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修俊霞陪大家一起共渡难关。现在,修俊霞正收集民意准备向区人代会提交改善民生的相关建议。

2023年12月28日上午,在门头沟区龙泉镇城子村为村民建设的“乐益家”幸福养老驿站,村民们围着村“两委”请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专家做健康咨询,村民问得详细,医生答得认真。像这样的暖心事儿还有很多,这些都离不开区人大代表、城子村党总支书记周德来的辛勤努力。

“城子村现在还专门设立了‘家里人会客厅’,村民们的大事小情随时都可以面对面倾诉和沟通。通过为大伙儿一件件办实事,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周德来说。

在门头沟的乡间小路和市区街巷走访座谈,记者看到,门头沟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干助力发展,满怀热忱忙碌着,并发动百姓积极参与到基层共治共享中,营造了浓厚的幸福生活氛围。

在2024年区人代会召开前,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了会前“小切口”调研。其中包括“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主题调研,在全区九镇四街开展实地调研,重点了解灾后重建工作中如何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

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司法所副所长何建红介绍,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涉灾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全程把关重大决策合法性,保障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辖区灾后重建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23年10月,在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潭柘新区8号院文化广场在灾后恢复的基础上提升品质,建立普法长廊及普法凉亭,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方便群众在休闲中了解法律常识,让法治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2023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强调,2024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抗洪救灾意志品格,按照区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老区人民,再接再厉、奋勇向前,奋力打造绿水青山门头沟、诗情画意门头沟、专精特新门头沟、安全韧性门头沟、团结奋进门头沟,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向党中央、市委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024年,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将聚焦“四个着力”服务大局,着力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强化监督实效,着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强化自身建设,为奋力打好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攻坚战、高水平建设首都西大门提供坚强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


2023年洪灾发生后,各地区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让灾区群众在低温雨雪天气中温暖过冬。图为2023年12月12日,在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陈家台村,61岁的村民马书金在修缮完毕的院子里展示不久前在山上摘得的柿子。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北京房山:红色精神代代传,众志成城抗风雨

“在寒冷的冬日,房山的民宿依然让人感到温暖舒适。依山而建的院子有地暖和空调,游客不会觉得冷。”2023年12月26日,走进北京的旅游大区房山,记者还没来得及询问冬季文旅业的情况,周口店镇人大主席王新华的一番话让记者吃下定心丸。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代表、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介绍,洪灾考验了村民和景区的韧性,幽岚山景区、坡峰岭景区自2023年8月中旬就陆续恢复正常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村里的上百套民宿小院也都开门迎客。

黄山店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更以“红色背篓”发源地闻名天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山店供销社职工、共产党员王砚香带领大家肩背背篓,不畏酷暑严寒,坚持送货上山。他们身上体现的“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坚持为人民”的“‘红色背篓’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让旅游成为产业,全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村民们对张进刚传承“红色背篓”为人民服务精神,带领大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过上好日子的做法深表赞赏。

葫芦棚村是周口店镇海拔最高的村,村内有多处地质灾害易发点,是防汛防灾的重点地区。

2023年7月,北京市强降雨预警发出后,区九届人大代表、周口店镇葫芦棚村党支部书记耿海龙及时带领党员干部转移村民。他还主动带着村民下山探路,来回16公里山路,用背篓背回100斤汽油,暂时缓解村里用电问题。有了电,夜里村民看到了光亮和希望,也得以向山外家人报了平安。“他们背回的不单单是汽油,更是全村的希望。”村民们说出心里话。

“红色背篓”精神是房山区红色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面对洪水,房山区基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坚守在一起,众志成城抗风雨,就是弘扬“红色背篓”精神,重走老前辈王砚香们走过的路。

精神历久弥新,精神代代相传。在房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像张进刚、耿海龙这样心里装着老百姓、危难时刻冲在前的人大代表还有很多。

位于房山区东南端的琉璃河镇地势低洼,在此次洪水灾害中内涝现象严重。区九届人大代表、琉璃河镇白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卫东和村干部将村民安全转移出去,还组织村里的志愿者到各家给老百姓做饭。谈及灾后重建,王卫东说,现在重点在强村富民上下功夫,让产业能够有序发展提升,从而真正惠及老百姓。

地势高峻的蒲洼乡在这次洪灾面前也损失严重,市十六届人大代表、蒲洼乡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亮曾带领党员干部,背着几十斤重的自产蘑菇和蔬菜徒步10余公里,将新鲜的食材及时送到集中安置点。

南窖乡人大主席郭伟告诉记者,面对暴雨来袭,区九届人大代表、南窖乡南窖村党支部书记刘福田带领村“两委”干部紧紧团结在一起,和群众共同攻坚克难,打开灾后重建新局。乡九届人大代表、南窖乡大西沟村“90后”村党支部书记冯华顺深入防汛最前沿,带领党员干部成为保障群众安全的“风雨”守护人。

“要让老百姓能用得上气,吃得上饭,喝得上水。”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北京欣天燃气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李春生说,在防汛救灾的实际行动中,从送天然气到送水,都是为了将实事做到百姓心坎上。

暴雨来临时,市十六届人大代表,大安山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金辉留守乡卫生院坚持工作。之后,在乡政府院内安置点,他搭建起临时诊疗室,并挨家挨户为村民送药、消毒。“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划伤的口子、磨出来的水泡,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既然村民叫我们‘红色天使’,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号!”

2023年12月26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房山区河北镇李各庄村。河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哲宽(大兴区人大常委会挂职干部)介绍,李各庄村在此次洪灾中受损严重,原本建在李各庄村幸福晚年驿站的代表联络站也被冲毁,目前正按全区灾后恢复重建的要求,完成代表联络站的恢复重建工作。

在中关村房山园,记者了解到,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房山区“安全应急小屋”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建成投用,应对汛情可能造成的断路、断电、断水、断通讯等场景,由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牵头建设。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无人机应急救援参与了此次抗洪救灾工作,有效解决应急物资补给紧缺问题。这两个企业负责人都是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区九届人大代表、城关街道东坟村党支部书记顾建成对2023年12月2日召开的房山区“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动员部署会印象深刻。他说,“百千工程”直接关系未来房山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关系房山30万农民的幸福指数,他将带领村民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把这项惠民工作落实好。

区九届人大代表、窦店镇提香草堂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马斌带领百姓平稳度过了这次洪灾。她正聚焦居民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等问题,准备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提交相关建议。

“这是我们社区文联自己创作的歌曲《百姓托起中国梦》,这是社区的诗歌、书画爱好者创作的艺术作品,这是各领域艺术家和社区百姓一起同台演出……”走进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市十六届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邵雪松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回应百姓的民生期待,邵雪松准备向2024年市人代会提交推进充电桩高效利用的相关建议。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建光表示,通过开展连心共建、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向市人代会提交议案建议、形成区人代会大会议案、推进因灾受损代表家站重建工作等方式,房山区人大常委会有力助推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的人大工作将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加大监督力度,为实现“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贡献人大力量。


2023年洪灾发生后,各地区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让灾区群众在低温雨雪天气中温暖过冬。图为2023年12月12日,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学校四年级学生在上美术课。摄影/新华社记者 牟宇


河北涿州:燕赵儿女英雄气,危难时刻显担当

冬日,燕赵大地,最高温度落在0℃以下。走进涿州市高新区学校的教学楼里,一下子就感到了暖意。宽敞明亮的走廊,墙面刷得雪白,焕然一新的桌椅,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整齐的读书声,让人很难想象过去的这个夏天,这里曾经历了怎样的洪水侵袭。

涿州市人大代表季海峰是学校的校长,他告诉记者,洪水退去后,面对损毁的校舍和堆积的淤泥,学校组织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清淤消杀,修缮设施,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保证了孩子们如期返校。通过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为师生们按下了新学期的开启键。

烈火见真金,患难见真情。抗洪救灾的现实,就是最有感染力的“思政课”。

“我们组织学生们参观校园、观看重建纪录片、分享身边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危难之际为人民冲在第一线。洪水中的感人事迹,成为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季海峰说。

涿州市是河北省保定地区的县级市,紧邻北京,是一座有近70万人口的华北小城。2023年7月底,京津冀遭遇极端强降雨,地处多条河流交汇处的涿州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

面对汛情,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组织全市人大力量投身抗洪一线,机关干部连夜深入所分包乡镇、街道,实行“5+2”、“白加黑”全天候作战,全面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燕赵儿女,几多英雄气。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岗位挺身而出,紧急行动起来,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救灾最危险的地方,都能看到人大代表的身影。

涿州市人大代表、八家窑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长江冲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八家窑村处在河流沿岸,洪水来临时,地势低处的房屋迅速被淹没,不少群众冒雨爬上屋顶躲避,形势愈发危急。刘长江迅速找来冲锋舟,组织队伍冲到村子里去救援。

一天之内,50多名群众从被水淹没的村庄中解救出来。在刘长江的带动下,两个孩子也主动成为志愿者,大儿子开车去东仙坡镇救人,曾四天四夜失联。尽管忧心如焚,刘长江始终坚持在抗洪的最前线。

“不怕吃亏,心里装着百姓,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排难解忧办实事。代表只有这么当,才能当得好,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刘长江说。

不计个人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是一线救援工作中人大代表的写照。洪水来临时,涿州市人大代表、忠科建材总经理张文忠,组织同事火速赶往地势低洼地区,解救涿州市光荣院中的多名因伤残、年事已高而不便转移的老人。即使在救援过程中脚不慎受伤,他仍然坚持继续救援,争分夺秒转移受灾群众。保定市人大代表、捷凯消防公司总经理马聪菊第一时间组建志愿小队,顾不上自己库房的损失,她把能够筹集的所有排水设备、救生衣、防毒面具送到抗洪一线,捐款捐物7万多元。

“只要群众愿意来就接收。”保定市人大代表、涿州范阳医院院长周松勃把群众安置的问题放在心上。洪灾期间,范阳医院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坚持为群众提供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免费安置248名自发前来的群众,其中还有孕妇、孩子和瘫痪在床的老人。

艰难的时刻,支援迅速赶来。2021年,范阳医院曾组织支援河南水灾,而当涿州遭遇洪水袭击,河南辉县市孟庄镇满载着当地人的深情厚谊来“报恩”了。“这是双向奔赴的雪中送炭,也是互相给予共渡难关的坚定力量!”范阳医院党支部书记周倩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数据显示,几乎在24小时内,涿州小城就增加了近1.7万个外地手机信令。安徽、山东、河南、宁夏……来自祖国各地的救援“逆行者”,星夜兼程赶赴涿州。

洪水后道路受阻,不少救援队找不到目的地,保定市人大代表、立马物流公司总经理王惠贤带着同事,冒雨给救援队做向导,在路口一直坚持到深夜,协助救援队施救群众130余人。

洪水无情人有情,危难之时见真情。为了给救援力量做好后勤保障,涿州市人大代表、明城恒盛集团董事长张志国,累计承担了47支队伍1300多人的食宿。洪灾期间,在张志国开办的驾校里,从教室到考场,从大厅到过道,能空出来的地方全部都铺满了床铺,用来让救援人员休息。“全国各地那么多来支援的力量,我们做不了什么,只能想办法让大家能喝上杯热水,吃上碗热饭,有个干净的被褥铺盖能休息。”张志国说。

一场场艰苦的硬仗、一张张坚毅的脸庞、一个个拼搏的昼夜、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成为抗洪救灾斗争中人大代表们的共同记忆。

随着防汛救灾转入灾后重建阶段,涿州市人大常委会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书,倡议代表们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勇当灾后重建工作的“排头兵”。

“我们将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引导全市人大工作者大力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坚决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胜利贡献人大力量,展现人大担当。”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建杰表示。


2023年洪灾发生后,各地区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让灾区群众在低温雨雪天气中温暖过冬。图为2024年1月1日,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日出景观。摄影/新华社记者 宋洋


黑龙江尚志:冰雪中温暖过冬,黑土地再展新颜

1月4日,又一场雪后,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一片白茫茫,大地银装素裹,寒风凛冽。村西头把边,一座白墙蓝瓦的新房格外显眼。

推开门,村民赵志山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70平方米的新房地面瓷砖锃光瓦亮,两铺火炕平平整整。“窗户有三层玻璃,又铺了地暖,天冷了,可身上和心里都热乎着呢!”赵志山脸上带着喜悦。窗外北风呼啸、气温低至零下20多度,但屋内一地阳光、温暖明亮,一盆红艳艳的月季花正在盛放。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日子越过越红火。

此前,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尚志市17个乡镇、161个村、23个社区受灾。赵志山家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被洪水从中间冲断,是全村损毁最严重的。如今赵志山的新房拔地而起,村里其他受灾户也都住上了暖屋子。

“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村,关心我们灾后的生活,和我们拉家常,感觉特别温暖。”回想起温暖的一幕,村民杨春贵仍难掩激动。杨春贵家房屋也在洪水中进水受损,如今经过修缮的房屋窗明几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总书记心里惦记着我们老百姓,我们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守护家园、战胜灾情、推进重建是龙江人民的共同心愿。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人民群众有需要,人大代表一定冲在最前线。

走进一面坡镇万山村村民初淑梅家,温暖的热气扑面而来。屋内墙上,一道退去的洪水印清晰可见。

2023年8月2日,洪水来势汹汹,超出预期,初淑梅和残疾的儿子因行动不便被困家中,水漫过脖颈,母子俩站在炕上向一面坡镇人大代表、万山村党支部书记孙庆波求救。此时孙庆波刚把两名受困村民送到安全地带。来不及等救生艇,孙庆波一头扎进水中,越过三四米深的水沟,往返两次,用绳子绑着初淑梅母子,将二人安全送上岸。再次回忆当时情形,初淑梅红了眼眶说:“孙书记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俺娘俩的命!”

这次灾情中,孙庆波在洪水中往返3次,冒着生命危险救下5人,且多是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自己双腿多处被铁丝网、铁圈划伤。“危险困难的时候,正是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冲锋在前的时候。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使命。”孙庆波说出了人大代表共同的心声。

尚志,这座以英雄命名的城市,危急时刻处处显出英雄本色。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率先发起倡议通知和慰问,动员组织全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表率作用,投身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同时重点了解代表受灾情况,提出帮助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各级人大代表累计捐款1078.25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50余万元。

尚志市人大常委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哈尔滨市委工作要求,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聚焦产业项目、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人大作用,为一体推进高质量灾后重建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越是急难险重,越要逆流而上;越是面临危机,越要看到转机。随着防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在抓好灾后重建的同时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尚志各级人大代表重点思考的问题。

行走在鱼池乡新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朝鲜民族特色建筑,别致的民宿,宽敞的道路,在皑皑的白雪中更显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样受到这次洪灾影响,新兴村20公顷农田面临绝产。

“人民群众遇到困难,还是要发挥我们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大代表、尚志市鱼池乡新兴村党支部书记金东浩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受灾群众时讲的话他现在依然清晰记得。“我们不等不靠,灾后重建上我们第一时间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上我们更是要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未来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履职尽责,带领村民们结合农业观光、特色餐饮、民宿康养、电商销售等新项目,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新产业,助力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金东浩充满信心。

放眼多地,记者看到各级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致富,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成为乡村振兴“排头兵”。哈尔滨市人大代表邱树丽接续带领元宝镇元宝村村民走“精农业、稳工业、兴旅游”发展之路;尚志市人大代表刘焕滨积极推进一面坡镇镇北村蔬菜大棚示范基地等项目,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传帮带”作用,引领做好项目谋划和压茬推进;老街基乡人大代表刘力嘉带领当地村民重点开发“农业+旅游业+N”产业,发展优质特色水稻种植,打造更优品牌……

尚志市各级人大代表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政策宣讲员、行动示范者、群众贴心人,充分发挥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书写冰天雪地中的温暖答卷,讲好黑土地上的振兴故事。


2023年洪灾发生后,各地区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让灾区群众在低温雨雪天气中温暖过冬。图为2023年12月6日,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民族学校的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记者手记

“愿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贡献人大力量!”

“生活美好,阳光灿烂,灾后重建值得期待!”“愿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献出一份力!”……在北京门头沟和房山、河北涿州、黑龙江尚志四地,通过走访基层人大、深入人大代表家站、与干部群众座谈、走进企业一线和百姓家中等多种方式,记者看到在推进灾后重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地方各级人大立足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展现了新时代人大工作新风貌。

在门头沟、房山,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再次见证了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和朴素情感,并有力传递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种宝贵的信心和希望,正从一位位危难时刻显担当的村(社区)干部、一个个奋发有为苦干实干的各领域人大代表传递给每一位百姓,汇聚起强大合力,灾后重建和高质量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洪灾过后,百姓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生活。门头沟、房山各级人大代表时刻牢记身上担负的职责使命,不仅立足本职岗位推动发展,而且充分发挥听民声、传民意、暖民心作用,当好百姓“贴心人”,让幸福“底色”更浓。

在涿州,有一种过冬的温暖,不仅仅来源于美好家园的重建,更源于一种不放弃的韧劲、一种不松手的团结。一名人大代表就是一面旗帜,敢担当、干在前、听倾诉、解忧烦,让一种昂扬的精气神在人们中间传递。“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这是涿州城区街道上醒目的宣传语。洪水退去后,人们第一时间重建房屋道路,重新开门营业,抢抓农时补种,迅速复工复产,无论何时,希望都在。

涿州大大小小的乡镇里,来自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党政机关的同志连续值守至今,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在一线忙碌,用心用情解决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希望正在凝聚,信心正在汇聚,在党的领导下大家手拉手、心连心、肩并肩,温暖了这个冬天。

在尚志,守望相助、全力以赴成为风雨中不灭的希望之光。灾害面前,一大批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投身于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的身影涌现出来。安全转移被洪水围困村民,参与修复水毁道路,帮助镇域排水清淤、环境消杀;积极捐款捐物,发放米面油、被褥等生活物资,确保受灾群众顺利秋收、温暖过冬;行动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按下灾后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抗灾救灾、灾后重建,是一场大考。尚志市各级人大代表闻“汛”而动,为受灾地区群众献去爱心送去温暖,汇聚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彰显代表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灾难面前,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心系百姓安危,履行职责使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必将重建美好家园、谱写发展新篇。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