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县人 陇县乡镇

从“他们”到“我们”

(来源:网站编辑 2024-04-02 18:42)
文章正文

  乌当区云锦尚城社区是贵阳市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居住着来自乌当区6个乡镇的搬迁户281户1054人,其中脱贫户85户305人。入住以来,社区聚焦产业就业、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重点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安置点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了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并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云锦尚城社区发生的故事,是近年来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一个缩影。2019年5月,在乌当区东风镇政府工作的徐务琴主动请缨,来到搬迁安置点参与筹备工作,并在居民入住后一肩挑起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的重担。她感慨道:“大家从各地汇聚到一起,接近五年的携手并进,让我切身感受到,无论是搬迁户之间的互相容纳还是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他们’都已经变成了‘我们’。”

  

  搬迁群众融入城市新生活

  “自从搬到城里后,我们已经过上了市民生活。家门口就是学校和医院,公交车直接开到小区门口,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从乌当区新场镇可龙村搬迁到云锦尚城的陈和平满意地说。曾经,刚搬到安置点时,生产生活都不习惯,特别是心疼家中复垦的土地,当时和他有一样想法的搬迁户不在少数。

  为了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乌当区决定盘活搬迁群众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明确以乌当区五彩农投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搬迁户”的运作模式,将全区6个农业乡镇的“三块地”整合起来再开发再利用,打造经济林及苗木基地,搬迁户也增加了土地租金与利润分红。

  新政策出台,陈和平的烦恼彻底打消了,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还逢人就宣传这个好政策。如今,在老家的土地每年有了固定收入,还不需要出劳动力,比以前做农活强太多了,这也坚定了搬迁户住到城市里的决心和信心。

  “搬得出”是前提,“稳得住”是关键。徐务琴告诉记者,大家从各地汇聚而来,不习惯是肯定的,要充分享受到城市所带来的便利后,才能真正“稳”得下来。她说:“楼下的大超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自己上班、孩子读书、老人看病10分钟之内就能到,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提供了便捷的生活,也让大家逐渐安下心来。”如今,安置点的学生已经全部就近入学;社区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群众就医还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等便利;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以搬迁居民为服务对象的“社工黔行”项目也在开展社会融入服务……

  稳生活、稳收入、稳人心,搬迁群众实现了从搬得出到稳得住、从搬迁农户到新市民的转变。正午时分、阳光明媚,社区居民三三两两在小区内围坐闲聊,他们说:“我们从不同的地方走到了一起,经过几年的相处,现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就像一个大家庭。”

  

  多举措助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早上8点过就来上班了,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多,一天下来能折4000多个手提袋。”在安置点扶贫车间贵阳荣晟辉贸易有限公司,十余名搬迁群众有条不紊地忙碌,搬迁群众邓文群手脚麻利,不到3秒钟,一个手提袋便折好堆放在一边,她说:“一年平均下来月工资4000元左右,旺季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差不多6000元工资呢!”

  荣晟辉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加工手提袋的小微企业,目前已解决就业16人,由于工种较多,部分工序就算五六十岁的人也可以加入其中,工资水平也从2000元到6000元不等。

  为增加就业岗位,乌当区还从清镇市引进了贵州海德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入驻社区解决就业9人。该公司主营编织袋缝制,技术性不强,搬迁群众通过短时间培训后就能直接上岗。52岁的党付琼负责套袋,丈夫也进入公司负责搬运,她说:“现在我们两口子就在家门口上班,每月工资加起来有5000多元,很不错。”

  通过用工车间解决部分岗位,这是贵阳市促进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六个一批”工作法之一。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移民处处长张志坤介绍,贵阳市以技能培训提升一批、用工车间吸纳一批、项目建设带动一批、扶持创业发展一批、公益岗位兜底一批、结对共建帮扶一批强化搬迁群众稳岗就业,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公益性岗位安置人数及用工车间数量、吸纳搬迁群众就业人数均实现有效增长。

  通过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措施,云锦尚城社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多元化就业渠道,目前已实现456人就业,有劳动力家庭就业率达100%。徐务琴介绍:“去年,我们利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入股扶贫车间实现分红10万元、利用专项资金修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收益3.5万元,还通过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年收益超过20万元,这些收益都将用于利益链接分红与改善民生。”

  就业稳定、收入增加,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也就有了长久的依靠。张志坤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市搬迁劳动力就业率95.75%,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其中,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170元,同比增幅15.9%。

  暖暖的“新家”满满的幸福感

  “两不愁三保障的三保障指的是什么?”

  “我晓得,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3月21日上午,云锦尚城社区会议室内座无虚席、非常热闹,这是社区每周四固定的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培训与知识问答,还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

  55岁的李昌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培训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抢答也是最快的。“通过这种培训,日积月累下掌握了很多知识,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啊。”李昌富说,他是从羊昌镇搬迁来的,开始时和大家一栋楼住着又互相不认识,一点也不习惯。现在社区组织的活动多,不是唱歌跳舞,就是培训讲课,整个小区的人都成为了朋友。

  “每周四的培训涵盖了卫生常识、就业培训等各种知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除此之外,社区每月还会组织集体主题活动,如唱歌比赛、运动会等。”徐务琴说,白天劳动力都出去上班了,家里的老人、妇女、小孩在家缺少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开展这些活动也是为了稳定大后方,让去上班的居民没有后顾之忧。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安置点对搬迁户的权益保障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张志坤介绍,贵阳市积极落实搬迁群众户籍政策,为搬迁群众全部办理“市民证”,同安置区周边市民享受同等权利,搬迁群众不动产权证发放率达100%。另外,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普法教育等,衔接农民和市民“两种身份”,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融入能力。

  “现在大家幼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随着社区的发展,我们今年还将创建易地扶贫搬迁省级后续扶持示范点。”徐务琴表示,创建工作并非为了一块牌子,而是通过创建完善社区功能,更好服务群众,让社区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