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洪申
开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美娜 胡建华
“把地交给合作社,不但省心,一亩地还多收入了200多块,我也有机会外出务工了,一年能多挣不少!”说起以土地入股,通辽市开鲁县东来镇胜利村村民张跃江感言。
为破解耕地细碎化、种地效益低、年老农民耕种难等问题,开鲁县东来镇胜利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东来镇部落种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将土地入股到合作社集中统一管理。2023年,合作社整合37户农民的1026亩土地,采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进行种植,通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与专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合作社统一买种子、化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施肥、浇地,最后统一收割、运输、仓储和销售,大大节约了种地成本,而玉米密植高产技术又实现了亩增产200多斤。2023年合作社给37户入股农户发放分红款143.6万元,村集体实现增收4万元。”东来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孟凡臣说。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2023年,开鲁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丰产增收。
开鲁县不断完善升级生产技术,持续向土地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通过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教学机构的合作,大力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集成精细整地、精量播种、导航作业、密植品种等11项关键技术,促进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左明湖介绍,该县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玉米专家团队,加强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推广,在全县建设玉米密植高产核心示范基地40个,其中万亩片5个、千亩方20个、百亩点15个,示范面积达到46万亩。通过标准化种植、良种引进、农艺农机结合,以示范引领的方式,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2023年玉米万亩示范区亩产1096.54公斤,千亩方亩产1246.65公斤、百亩点亩产1333.46公斤。
为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向科技要生产力,推动产业兴、农民富。2023年争取自治区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42万元,采取“政府+企业”的运营模式,在黑龙坝镇、大榆树镇实施设施农业小区建设项目,项目占地415亩,建设蓄热节能日光温室32座,其中黑龙坝镇榆树林村建设22座。
“22个蓄热节能日光温室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实现产值420余万元,可带动300余人次就业,增加群众劳务收入200余万元。”黑龙坝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段冰雪介绍,设施农业小区采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生态园区”的运营模式,种植高附加值果蔬。
据悉,区别于传统温室大棚,蓄热节能日光温室有几大明显优势:棚顶覆盖的隔湿透光保温棉被,冬季可延长采光5—6小时;水蓄热系统白天吸收太阳光蓄热、晚上释放热量以供温室保暖;智慧物联系统可适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手机端控制通风换气、卷放棉被,一部手机即可控制整个棚区,有效减少人力运营成本,可实现冬季零供暖、反季种植,确保果蔬错时上市增加收益。
“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已经发展到了1.2万余亩,形成了以黑龙坝镇榆树林村、开鲁镇飞机场村、东风镇电报局村、吉日嘎郎吐镇孟家屯村为代表的一村一品设施农业专业村,示范带动农户2万余户,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开鲁县农牧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人王晓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