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程长珠 程琪 陈童)迈步新征程,乡村振兴如何开新篇?大冶市大箕铺镇曹家晚村下角湾给出了答案。
曹家晚村下角湾是鄂东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也是著名的“大冶兵暴”策源地。全湾共有94户385人。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该湾围绕基层治理主题,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打造校地合作模式,聚焦“一砖一瓦”“一老一小”“一红一绿”,以“弘扬红色文化、融合文旅产业、整治人居环境、狠抓乡村治理”为切入点,共同谱写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称赞、人人享有的红色和美村庄新篇章。
利用“一砖一瓦” 共筑美丽家园
时间回到2022年10月3日晚上。当时,刚吃完晚饭的村民三五成群来到“广场夜话会”现场。大家围坐在一起,你建言、我献策,话当下、谋未来。
会上,还有一批特殊的客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践团队。前一段时间,他们就来到村里,走农户,访乡贤,广泛收集意见。这次他们带着不断改进完善的设计方案而来。
看着幕布上的改造方案,群众心中的热情之火彻底被引燃。
“这个门一定要对着中轴线。”“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家的门楼,给你们参考参考老门楼怎么建。”“还可以把这个门改得更气派一点。”“夜话会”上,讨论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对美丽家园建设充满了期许。
这和两个月前的情形完全不一样。当时,曹家晚村刚刚被确立为省级共同缔造试点村,镇村干部满心欢喜,可第一次召开群众代表商议就遇了难,支持者寥寥无几。
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村民思想认识不够,于是镇村干部们改进工作方法,每天茶余饭后来到群众家中,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在群众讲、干部记的过程中,点燃了大家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
人心齐了,干部们一鼓作气,迅速组织群众以房前屋后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文化传承等实事项目为载体,鼓励村民以出资出力、投工投劳、出点子出设计等形式,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激活了民智、汇聚了民力、温暖了民心。
心气通了,村民们和乡贤自发筹资筹物70多万元,投工投劳3540多小时,自愿拆除旱厕危房22户(处),改造“小三园”5处,增加墙体文化彩绘、红色标识等20处,改建村组道路0.15公里,建设河道生态护坡500米,两口门口塘水质得到改善,11户村民自行改造房屋外立面2000平方米,10户村民让出地块200平方米用于公共空间建设,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聚焦“一老一小” 共创幸福生活
“我们是湾子的一员,理应为村庄建设出点力。”在下角湾的项目建设现场,总能看到一群大爷大妈,带着监督员的红袖章,对项目施工情况进行监督。
“小曹,你这个墙面刷得不平整,要返工啊!”“五老”(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干部、老战士)监督队成员曹中枝现场发现问题后,当场要求施工人员整改。
“可别小看我们村这个人均72岁的监督队,他们作用发挥得可不小呢!”该湾理事会会长曹祥文介绍,“五老”监督队在日常生活中,重点围绕湾组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监督行动百余次,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开展。
曹家晚村充分发挥农村“一老一小”自身优势,组建百姓宣讲队、“红星闪闪”志愿服务队、“五老”监督队等,共同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组织“五老”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会等活动20余场;开展“开学第一课”“普法知识讲座”“法治文艺汇演”等涵盖技能提升、知识科普、生活常识等特色活动30余场;建立群防群治队伍、平安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法治普及、纠纷调解、常态化治安巡逻等活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8起。
如何更好地激活村民自治活力?曹家晚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党员公约、建立积分兑换机制、党员挂牌联户等,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18名群众主动认领红色旧址、“人民公社”等共管区域。同时,开展“共同缔造最美参与者”“最美红色宣讲员”等评选活动,组建“老少评议团”“社会助评团”,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全员争示范”的新格局。
围绕“一红一绿” 共绘多彩画卷
近日,在曹家晚村石门槛山庄,20余个木质平台拔地而起,一顶顶帐篷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建设配套设施。
该村党总支书记曹晓辉介绍,“露营基地已基本完工,相关配套设施预计近期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30余人家门口就业。”
如何让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经济”?
近年来,该村按照“绿色为基、红色为魂”的发展思路,立足实际,盘活资源、“舞”活资产、激活资金,丰富经济发展业态,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发展之路。
修缮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烈士陵园,建设“百年荣光”浮雕长廊、登山步道,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研学线路,打造“30分钟党性教育圈”。截至目前,共接待各类游客2万余人次。
硬件完善了,软件也得跟上。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挖掘“驱毒会”“妇女天足会”等红色故事,搜集珍贵文物28份,整理红色史实、歌曲诗词等资源20余万字;创作《十送红军》《沂蒙颂》《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等一批红色文艺节目,不断推动红色旅游活起来、火起来。
同时,通过整合曹家晚小学集体资产,改造闲置的学校教学楼,建成国防教育综合基地,依据“人民公社”原型,将村里一处闲置房屋改造成场馆,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创业。
乡贤曹中华返乡成立石门槛红色旅游公司,投资建设物流园、露营基地、天空之境、民宿等,带动5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吃上了“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