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撒种、盖土,种植户张兆学正带领工人在玉米地里有条不紊地劳作。旁边,开沟、翻地、除草,一辆辆农机在田间地头忙碌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这是5月10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访小组在兰州新区上川镇甘露池村走访时看到的景象。近年来,得益于新区规划建设的大面积高标准农田,农民的种植管护肥料不“高”、人力不“高”,产量见高,风景变“丰”景,玉米、小麦颗颗都是“黄金粒”。
大户种植面积两年增三倍
“选择种水果玉米,最主要是因为它‘行情好’”。“2021年,长年在外做工程行业的甘露村村民张兆学放弃了熟悉的工程行业,快50岁了,头一次回村当“种植大户”。
中年转行,张兆学一开始不敢种太多,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水果玉米,第一年的玉米销售价格达到每吨1900元,第二年玉米销售价格上涨至每吨2100元。这让张兆学看到了种植水果玉米的前景和潜力。
水果玉米是一种附加值高的作物,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张兆学种的鲜玉米采摘之后大多由供货商真空包装销往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各大超市。受益于西北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等特点,甘露池村产出的水果玉米口感甘甜脆爽、营养价值高,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2023年,玉米销售价格上涨至每吨2300-2400元之间,年收入达到30万元。甘露池村的玉米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春播秋收玉米,冬天进入休耕期,等待土地自然恢复肥力,为下一轮的种植做足准备。
在春播秋收的农忙期,张兆学的玉米地里工人数量多达60人,平时地里约有15人进行日常管护。“现在村里有农机队,我们播种和采收的时候就方便很多,没那么麻烦了,不用自己去外地请农机。”
2023年4月,甘露池村通过多方筹资整合了200万资金,购买了拖拉机、犁地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大型农机设备18台(套),建设标准化农机停车棚520平方米,成立农技服务队合作社,为村上和周边农户提供了耕、种、收等多元化的农业托管服务。
“说实话,地里的生意都是‘靠天吃饭’,风险很大。以前,村子里的旱地七成左右都是撂荒地,没人管也没人种,土地流转给村集体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可以把土地整合利用,规模化种植,风险小了很多。”2024年,张兆学的种植规模从之前的500亩扩大到了1400亩。“收入说不定翻两番不止呢。”张兆学说。
小田变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盘活土地资源
“我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了,平时在张总地里干活。”甘露池村村民金海英向村集体流转了十亩地,土地流转费用一年收入3000元,同时她还在张兆学的玉米地里工作,每月工资约4000元。
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土地资源得到整合,越来越多像张兆学和金海英这样的村民回到甘露池村,在曾经的撂荒地上摸索出了一条“致富路”。
“回到村里后,我们就发现了村里的土地零碎,农户种植意愿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马亚军2022年由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选派到甘露池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一上任,马亚军就带领甘露池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024年兰州新区“一号文件”明确:将继续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整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开展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1万亩。
“我们村是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成为上川镇第一个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村子。”在政策助力下,马亚军带领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宣传土地流转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其实去年刚开始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流转,怕自己的土地收不回来,但我们挨家挨户地把政策讲清楚后,大家都愿意接受了。”
“农户先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再把土地流转给国有企业秦川农业公司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把‘小田’变‘大田’,之后一部分留着自种,一部分承包给张总这样的种植大户。”马亚军介绍说。甘露池村采用兰州新区打造的“国有企业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村企联合模式,率先建成了高标准农田6800亩。
“这是兰州新区主推的农业发展的模式,我们现在感觉很成功。在这种模式下,农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用,还可以就近在种植大户的地里工作,实现双份收入。”马亚军说。
自上川镇2022年托管至兰州新区以来,甘露池村村集体经济由个位数9万元跃升为69万,2024年有望突破100万。
精品农业解锁增收“新路径”
高标准农田里的繁忙景象,同样发生在甘露池村王兴河的“禾尚头”小麦田地里。“禾尚头”小麦是兰州北部干旱地区特定气候环境、特定砂田中生长的一种没有麦芒的地方小麦品种。
王兴河2016年回村创业,开发旱沙地,创立兰州新区“川砂滩禾尚头”小麦品牌并成立兰州新区三鑫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禾尚头”小麦种植和面粉面条加工品开发同步发展的路子。
“与其他小麦不同在于,‘禾尚头’是种在旱砂地里,靠的是昼夜温差大形成的水源,所以不需要浇水,不施化肥、农药,纯靠自然气候。”王兴河指着4月中旬最新耕种的一片小麦地告诉采访小组,“禾尚头”种植对于海拔要求极高,必须是在1800米以上2200米以下。
“你闻闻我们加工出来的面粉是不是特别香。”王兴河带着我们到小麦加工厂,展示刚加工的面条。为了最大程度保留小麦的原生态和高品质,王兴河改进了电机转速、入谷时间、选粮设备等。
“我不愁卖,主要是要把品牌质量把控好。”秦川园区农林水务局负责人周祖成表示,在品牌塑造的初期阶段,不希望盲目地扩大产量,而是依靠政府带动种植大户把品牌形象树立起来,后期品牌成熟后可以发动更多农户种植来提高产量。
“我们在灌浆期或者是拔尖期适当地给小麦浇水,保证作物的正常走向。”周祖成告诉我们,为减少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秦川园区在“禾尚头”小麦地上进行‘微喷’试验,改善“禾尚头”的栽培模式。
除了科技的加持,秦川园区正积极筹划开设电商平台助力“禾尚头”小麦“走出去”。
同时,秦川园区还将申请公开绿色认证基地,并加大“禾尚头”小麦产品的推介宣传,积极参加省、市、县政府及上级供销社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带领农民走出精品农业解锁增收的“新路子”。
(作者程怡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